S: 能大概说一说什么是母带后期处理吗?
H: 母带后期处理其实就是整个录制过程的最后关卡、防线,最主要的作用呢就是将整张专辑的歌曲统一化。比如说,调大小声、音量和协调BASS和高音的部分。那我们常遇到的问题就是这个mastering的部分可能是在不同的混音室 / 录音室,那么就会出现差别。Mastering最主要是让整张专辑听起来可以很smooth,就是可以让人很顺畅地从头听到完。比如说,一首歌完毕到下一首歌的开始者之间的间隔是有别的。举个例子,快歌到快歌之间的‘空挡’是比较少的,这样才能把上一首歌的energy延续到这一首快歌,也避免听众因为相隔太旧而pick up不回该有的情绪。大致上是这样……
S: 那么过程中该注意些什么?
H: 处理的人也就是Mastering Engineer,对frequency的频率要够敏感才行,可以很快地spot到问题在哪里然后处理。
S: 其实都是在做一些音量/音频的调制工作,mastering和mixing有什么不同?
H: 这个我会说,是在于个人的情绪上。Mixing Engineer是把不同的乐器整合,弄出producer要的感觉。而mastering engineer则无须这样,工作时也比较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因为它是比较技术性的东西,顾及的是整体的感觉。因此,还是那句,最主要还是把整张专辑‘一致化’。
S: 那么老师比较常用哪些software呢?
H: 我较常用T-Racks,因为它比较简单,也可以把mastering的压缩 (compressor) 工作弄得比较自然。它概括了EQ, compressor和limiter,一站式非常方便。但是如果要比较surgerical 的EQ,那么 T-Racks会比较不适合,因为它的Wide比较不specific。若要较specific的EQ,可以试试Wavelab的Universal Audio里,Precision equalizer的EQ。Wavelab的Universal Audio里,Waves L2的limiter也不错。不过,用hardware做出来的东西才比较有quality。很多人常问有什么好的software可以用或是比较好,其实最重要的不在于software,而是mastering engineer的monitoring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听出问题所在。
S: 那么,什么hardware比较好?
H: For monitoring方面,我是听惯了Genelec的speaker。Manley的EQ和Compressor不错,另外还有Chandler Limited, Neve和API的EQ也是ok。
S: 每一首歌的处理方式都一样吗?
H: 其实mastering时可简单分成慢歌和快歌,差别是在于控制compressor和limiter的设置。(Compressor是将最大声放小或者将最小声放大) Compressor的设置会间接影响bass的high frequency,所以要小心。而limiter的RMS通常介于-5之间,这个数值也已经很大声了,设置最好能让音率在到达peak的时候还会有跳动、律动,这样曲子才不会太flat。在弄好compressor和limiter之后,一些不见了的frequency可以用EQ弄回来。重要的是,整张专辑给人舒服的听觉效果,通常是以一首重要的歌曲为调制标准。
S: 本地有学母带后期处理的学院或课程吗?老师是怎么掌握这门知识的?
H: 好像很少,可以说没有。我本身是靠自己摸索啦,就靠这些年的经验与磨练。之前有赴美国上了一个短期的课程,是教授有关于Mastering的整体知识。
*老师推荐了一本Mastering的书籍,资料如下:
书名:Mastering Audio ------ The Art And The Science(已有1st edition和2nd edition)
作者:Bob Katz
出版:Focal Press
采访后记
诗豪老师是很有耐性的人,笔者对母带后期处理也一知半解,所以老问一些令人‘咂舌’的问题。但是诗豪老师不厌其烦的解释,还带笔者入录音室实地教学。整个访谈后,笔者只有一个字想说:“赞!”
以下是笔者连接了一些有关的网页,希望你对专辑制作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母带处理软件试用小记
缩混及后期处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