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haynon.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Shaynon. Show all posts

September 1, 2010

Tracy Khooa

一个现象:一般DIY歌手的穿着风格都有很强烈的“个性化”,不是很夸张的奢华,就是很朴素的简单。没有冒犯的意思,绝对没有!而这也是一部分而已,并不是全部的做法都一样。DIY坚持的是卖音乐不卖包装,如果专辑没有吸引听众去买的卖点,再好的音乐也无法被听见。更直接的说吧,形象很重要!这次的访问找来了Estyle Image的创办人------Tracy Khooa,为读者们解剖有趣的形象管理学问。





Tracy Khooa


19岁就成为化妆师的Tracy,曾经出任多种特殊场合化妆师,例如婚礼、舞会、年度晚宴、商业造形、时装表演活动、时装摄影及艺术摄影。 经验丰富的她近期的工作案子都是大型活动,包括《2009年Astro新秀歌手》、《2009年寻找魔豆YMMWP》、模特儿公司形象顾问、《2009年Artistry化妆师》、《2009年马来西亚戏剧最佳男演员形象顾问》、传销形象顾问等许多社会活动。Tracy也是Serene詹雪琳大马首创Sacapella专辑的照型顾问,负责了整张Sacapella专辑的形象管理。

懂得通过男女衣柜、肤色、轮廓、骨骼、发色和五官来分析顾客的穿着打扮颜色范围和款式风格的Tracy,运用日本色彩系统分析与物理数据的配搭为最终的分析标准。现为国际专业形象顾问会员的她,更在全马提供很多形象培训讲座。


音乐与形象

形象和音乐的配搭很重要,在把音乐风格带出的这一环,形象顾问“身负重任”。“每个东西本身已经有个‘形’:就像一台四方形的钢琴,如果被改照成圆形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它原本的形状才是最符合它有气质的形象。”所谓的‘形’既是你给人家整个外观上(还未被改照前)的第一感觉,它是自然呈现出来的,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改变天生的‘形’。“这是自然的定律,这和没有办法把成熟的张学友改照成可爱教主的道理是一样的。”言下之意,形象上的气质是自己本身散发出来的,而影响着这气质的包括你的骨骼、轮廓、肤色等。


部分马来西亚人的打扮并没有把他们本身该有的气质带出来,因为“颜色搭配”在大马并未流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颜色,只要穿上对的色系服饰,就能把整个个人感觉带出来。至于如何找出自己的能量颜色?大家可以试试看穿上7种不同的彩虹颜色系列服饰,也别忘了尝试黑白灰的服饰。试装之后,你会发现有其中一种或一些颜色的服饰穿在身上,是特别看且耐看。那就是你的能量颜色!” 大家或许有个和笔者一样的疑问:如果我喜欢的颜色不是我的能量颜色呢?“这不是一个问题,只是视乎你怎么去搭配。如果能量颜色是红色的你,却喜欢紫色,你可以穿红色的衣服配搭紫色和胸针啊!”颜色是直接影响心情的重要元素,因此在穿着上还是应该穿戴一些喜爱色系的饰品。




很多人或许有这样的经验,明明性格就很外向,但是可爱的脸总是让人误会自己很内向。你也许会疑惑:这样的脸还能推出摇滚专辑吗?答案是能!“这绝对不是问题,不过前提是歌手本身的性格就很摇滚或类似的气质。只有这样,经过改照后的摇滚歌手才能散发出该有的味道,而为他全新改照的摇滚照型才发挥了其作用。”言下之意,形象或外观的改变只是一种辅助,最重要的还是天生的气质与性格。


形象顾问

Tracy当形象顾问有个有趣的习惯:一旦接到形象改造的案子,她第一个工作竟然是陪顾客逛街。“通过逛街能让他们了解,不是他喜欢的款式就适合他。我会先让他们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服饰,然后再挑更适合他们形象相同类型的服饰,让他们作比较和看出其差别。”很多人认为做照型需要花很多钱,所以都避而则谈。还记得能量颜色吗?牛仔裤配T恤也可以是形象满分的配搭,只要颜色和款式选择正确。

弄清楚了服饰造型,接下来就是一个可以带出其造型气质的妆颜。化妆在形象改照占了重要的位置,日本眉眉的出门概念:不画眼线就没有眼神,不涂口红就没嘴巴。“化妆是一种礼貌,在不同的场合化适合的妆,才能显示出你对该活动的重视与尊重。即使你的穿着再怎么特别或好看,不化妆就是代表你只带了你的身体出门,眼睛、眉毛和嘴巴都留在家了。”

万万没想到骨骼也是形象管理的一环!举个例子:饰品配件的选择。“每个人的骨架都不同,有些人可以配搭大花胸针,有些人却适合迷你吊饰。比如说,骨骼小的人不太适合穿戴大样的饰品,会让人感觉到饰品比人还重。别人也会很自然地把焦点放在饰品上,而脸散发的光芒也会被掩盖。这些决定性的‘选择题’也是‘致命’的一环!一个小小的饰品不但要视乎个人体型的大小,更要注意穿戴后给外观带来的效果。但是更重要的是整体上的感觉。”




形象是一个带出自己性格的“图像”,很多时候我们都应该留意自己的穿着给身边的人带来的感觉。“一个正式的晚宴上,大家的服饰都以黑色为主。如果你突然穿了一条红裙子出现,虽然会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但是同时也会让身边的人感到压力。过分的特出自己会给自己和他人之间筑起一道墙,让人觉得你不太容易接近。”大家在形象的管理上应该多花心思,在这个现实的社会,第一印象就是一切,甚至是决定未来发展的关键元素。将心比心,当女生看到体型稍胖的男生与帅哥站在一起,目光都会自然地投向帅哥------外表真的很重要。但是,如果帅哥穿着邋遢,而胖哥哥的衣着光鲜得体,女生们的注意力却不会是先前的那个了------第一影响更重要!

本地的娱乐圈子发展仍未算膨达,很多时候DIY歌手都必须寻找服装赞助。“有时候为了找赞助而找赞助是不对的。歌手本身应该要知道专辑概念和其歌唱路线,然后根据这些寻找适合的合作伙伴。再找到了赞助商后,也应该在进行一番的讨论,弄清楚照型的概念。过后,再由其形象造型师着手配搭符合专辑路线的服饰。一味的穿上赞助商提供的衣服,而自己却也不知道适合不适合,只会让歌手的形象模糊及专辑概念也无法传达。”

笔者会认识Tracy是因为她是Serene Music的学生。问她为何选择进修音乐?“我想更了解音乐,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知识,这样会帮助我形象顾问的工作。懂得这些,在与歌手们沟通的时候,就更容易捕捉大家想要表达的概念。”Tracy也表示,当歌手把一首歌唱完,如果甚为形象顾问的她没有办法捕捉那个感觉,那么设计出来的造型‘好看有限’。“成功的形象顾问在处理歌手的案子时,要懂得通过音乐旋律去了解他们的心情。”更值得一提的是,Tracy也曾经是个演员,曾经参与舞台剧和一些戏剧。因此,她很了解角色演绎的形象需求。“不断的增值自己,了解各方面的知识是形象顾问的本分。”


访问后记

Tracy对于这份形象顾问的工作可说是超级有热诚,懂得演戏和音乐的形象顾问不多吧??因此,打打广告:如果真的需要形象顾问或想进修形象课程,非Estyle Image不可好不好??哈哈哈哈!

June 1, 2010

Shareen Ng-----黄羡凌








黄羡凌

虽然是一名老师,却打扮时髦。最近跟风架上了一副黑框眼镜的她,和学生的相处方式就和她的教学方式一样,轻松却不失认真。她不但能把流行歌曲唱得淋漓尽致,还能胜任舞台剧里的角色。古典声乐训练班不但没有限制她唱歌的调调,却还帮助她打稳了唱歌的根基。她要告诉大家,唱歌是没有框框的,唱声乐的人也能唱流行歌曲。她就是拥有一把人人称羡的好声音,认真唱歌的---羡凌老师!




妈妈爱唱歌,爸爸则会弹吉他,双双都拥有不错的音乐细胞。出生于音乐世家的羡凌老师,不但遗传了双亲良好的基因,从小亦开始学习音乐。从幼稚园开始就被训练站在舞台上,不管是表演还是比赛,羡凌老师都是很努力的一步一步向上爬。从班级代表开始一直到学校代表,最后更在小学时期拿下全威省(整个北马区)的声乐冠军。羡凌老师回忆说:“还记得那时低年级组的我,是需要麦克风来演唱的。而高年级组的参赛者都是不用麦克风的,但是歌声却远比我们嘹亮且有弹性。”这让笔者想起了在歌剧院里演唱的男高音和女高音,他们只需要一把声音就能开唱了,根本毋须任何音响系统。


声乐与流行歌唱

所谓的“声乐”,是包含较多古典元素及技巧性的的歌唱方式。羡凌老师解释,声乐和流行歌唱的最大分别,是在于“气”的运用。属于女高音的她认为,现时代的人较难接受声乐式的唱法与歌曲,因为都觉得是旧一派的东西。“声乐不是潮流性质的东西,而且歌曲方面艺术成分也很高,懂的人不多自然会去欣赏的人也不多。”

羡凌老师已经完成了八级的钢琴考试,更是两位声乐名师的徒弟。 “如果一开始我没有学习声乐,那么现在的我,歌唱的基础一定不太好,更掰说把流行曲唱好。”所以,即使现在贵为流行歌唱班的老师,羡凌老师还是会教导学生声乐的知识,作为基本的训练。羡凌老师并不认为声乐与流行歌唱是有所冲突的,更坚持唱歌不应该有框框。“现在很多唱声乐的人是没有办法唱流行歌曲的,而唱流行歌曲的人也很难演唱声乐歌曲。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很多时候,在学习某些事物时,我们要最先学会‘变通’。很多相似的事物是‘共用’相同的理念的,是通用的。”

唱歌分成几个组别,我们最常接触的是流行歌曲(pop)。此外,还有歌舞(musical---用声乐的唱法演唱流行的歌曲)、声乐(classical)和歌剧(opera),演唱难度也随之提高。“不管是哪类型的演唱,我们都是在运用身体和声音不同的位置唱歌。最重要的,是你唱歌时运气和演唱的方式。每个人唱歌都会有自己的方式,而且唱歌的方式因人而异。而所谓的方式,是要靠身体来唱歌,至于是哪一个部分,就每个人都不同了。唱歌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是要靠自己去揣摩出自己的一套。”羡凌老师的教学之道,就是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唱歌方式。




用身体在唱歌

唱歌最基本分成高音、中音(平常讲话的声音)和低音(bass),还有elaborateemphasize(歌曲里需要比较着重、detached的地方)、真假音转换和尴尬音。尴尬音处于真假音转换之间,是所有声音里面最漂亮的声音,也是最难唱到的一个声音。我们本身最原始的声音,越高音就越难用真音唱到;而假音就越低音就越难唱到,而尴尬音就处于这两者之间。这是要靠自己揣摩和摸索的,只有自己才感觉得到。

羡凌老师提醒大家,唱歌时,身体里应该要有“空间”。不要把自己的身体压抑得太紧绷,但也不能过于松懈。就像是唱抖音,其实每个人都能唱抖音,只是视乎你的喉咙和运气方式有多放松。你越放松,就越能稳住声音颤抖的程度。向一杯盛了水的杯子吹气,水面上就会出现泡泡,这是相同的原理。

羡凌老师有些开声和唱歌小秘诀哦!很特别哦!快偷师吧!(video clip)





p/s:技术问题,影片质素欠佳,抱歉!!



羡凌老师也严警,不要再用喉咙唱歌!用喉咙唱歌的‘寿命’不会长的,只有声乐的技巧包括头腔、胸腔,才能帮助你把歌演绎得更好。“唱歌的时候,不要让你的思维去掌控你的歌唱,例如:高音要用头腔,低音非胸腔不可。对!这是普遍的唱法,但是凡事都没有‘一定’。”很多很厉害的歌手,在演唱时都会有一些小动作,像是张学友的‘莲花指’、张惠妹会跪地等。这些小动作其实就是身体在辅助你的演唱,例如:有些人唱转音时,手指会转圆圈;唱高音时,手指会慢慢向上举;某些西方歌手唱高音时,更会整个身体呈半蹲状态。这些手势/姿势都是一些常见的身体辅助,基本上,唱歌时使全身上下的细胞都在动哦!

Don’t let your mind to control your vocal, but to let your body to control your mind and vocal!”这是羡凌老师的教学格言哦!

唱歌是需要很多的练习,高音唱不上或低音唱不下,别无他法----只有练习。羡凌老师主张:“Practice make perfect!没有唱不到或唱不好的歌,只在于你肯注入的effort有多少!”

一首歌不管好不好听或好不好唱,我们都应该尝试去唱,更要去分析(analyst)歌曲的每一个版本。每一个不同的歌手唱同一首歌,都是在用自己的风格去唱,因此所能带出的味道和技巧上的使用大不相同。在分析之后,我们已经吸收了各个版本的“精华”,而在我们要演绎的时候,会很自然的把所学的融合成自己的一套全新风格。羡凌老师强调,音乐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勤力地去做这些功课(分析与贯通),是成功的要诀哦!



采访后记

其实会唱歌,不一定要当发片歌手。羡凌老师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她除了教唱歌,也是舞台剧演员(也需要唱歌的)。此外,她很活跃于音乐圈子,常有唱demo的机会。她还说,唱歌能者也可以当back-up singer(和音歌手)、唱广告歌和做广播员等等。

靠一张嘴就能赚钱确实是很轻松,但是别忘了羡凌老师那段从幼稚园就开始的幸苦历程,没人知道背后的努力到底付出了多少。“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与大家共勉之。







November 1, 2009

蕾诺 Reno

唱歌经验丰富的她,绝对是实力唱将,对于唱歌也有自己的一套。现场表演及现场录音经验齐聚一身的她,可以分享的何止是心得那么多。就好像她的专辑名称一样,唱了很多年的歌,她所等待的就是《One Chance》。一个让更多人认识她的机会,一个受肯定的机会。今天,让笔者把这一把不能错过的声音,介绍给大家------Reno蕾诺





R:Reno

《One Chance》

R:这张专辑的录制方式是尝试了现场live band录音,在本地市场鲜少使用这种录音方式。那么,乐手们都是非常专业的,我们的录制过程耗时也不长。非常高兴这次可以和这一班自我要求很高的乐手们合作,这是很好的现象,也是造就《One Chance》的重要元素。那么,我唱歌的部分就尝试用骚灵(soul)和gospel的方式去演绎,就是比较拖拍子的唱法。我们其实也想《One Chance》可以是一张较为jazzy的专辑,也注入了很浓厚的爵士元素,比如说:管弦乐器。



Studio Live Recording

Reno的《One Chance》是采用了本地少数的live recording,就是以现场演奏的方式录制音乐和歌声的部分(歌唱也有分开录制)。由于是现场录制,录制所得是sound track,而非一般的midi track,所以没有办法一个音符一个音符更正。因此,面对的问题更多。

R:我不敢担保这张专辑是最好的,但是它对我而言是很特别的。一般studio录制的专辑有它的‘干净度’(因为杂音较少)和其高完美可造指数,但是live recording有限制,暇疵不能用电脑edit的方式去修改,所以不可能十全十美。可是,我们的制作理念更注重感觉多于完美,更能感觉出其真实的表达。每个乐手都可以有自己的playing ideas,就他们自己负责的乐器,可以用自己的概念自由发挥。都是没有太多限制的演奏,是很有“生命”和感觉的,也很自然。

其实,我也一直呼吁歌迷们不要做比较。毕竟live recording的专辑和一般的专辑有出入,其录制出来的声音和音乐会很不一样。严格来说,真的是两种不同的成品。就好像演员,也有分成演电影的、演舞台剧的和演电视剧的等等多种类型。对于每个演员的演技评价,都会因种类和风格不同而有不同的标准。我只能说,最能区分这种种的,是感觉。



Studio Live Recording ---Vocal

现场录音时状况连连是在所难免的,毕竟科技的东西有些时候真的是很难控制的(比如说:当音波出现‘撞击’,会营造出‘鬼叫声’)。除此之外,由于收音清晰,很多时候也会把不该录下的声音都录下(口水声和呼吸声),那时就只有重录咯!

R:就因为是live recording,所以很多时候,制作人要先到录音的那个大厅收音。这样才知道什么乐器应该放在什么位置,而我录音时该怎么配合。由于大厅的‘空间感’和home studio的不一样,所以录音时的reverb(回音)必须协调得很好,所以我录音时reverb的调适很重要,也要多加注意。另外呢。就是制作人都要求每首歌曲要one track,就是都不要punch in。所以,很多时候唱的不好就要再来,一直到满意为止。有时,录得蛮不错时,突然有人经过或做些什么的,发出的杂音也会被录下,所以也是要重唱,哈哈!有时,也有一些需要分开录的的track。那么,我们参考了很多外国的录制方式,比如说:分part录音要怎样才能做到Live singing的feel。本地市场上很少采用这种录制方式,所以我们都没有guide,真的比较困难一点。

距离也是其中要注意的,我唱歌的方式是比较呐喊型的也很亮,所以和麦克风一定要有一段较长的距离。不然,录音时很容易出现“爆音”。还有一个状况就是,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唱得不是很大声,但是录音室的另外一头(制作人和录音师的所在地点)却听到很大声。那是因为在录音的时候,我们戴着耳机,室内又备有隔音功能,所以我们察觉不到。很多时候,耳机我都会只戴一边,好让自己听到自己录音时的声音。

其实,站姿很重要。不管是录音也好,唱现场也好,都尽量不要驼背、要站直。老实说,我的方式都没有太拘谨,最重要的还是感觉。当然,感觉是建立在舒服的环境与姿态的前提下,所以自己要处于很自在的状态。我没有太多录音时要注意的技巧,反而很多歌曲都是在很随意的情况下完成,我都是坐着的啊!哈哈!情绪涌上来时,甚至还有哭着录唱的(《One Chance》里的《没关系》)。





Live与录音的不同

已经唱Live约10年之多的Reno,累积了数不尽的表演经验。歌声很有爆发力的她,认为现场演唱和在录音室里录唱,最大的差异是感觉。

R:感觉真的差很多,唱live的话,除了是有现场乐团演奏,台下还有观众和你交流。在录音室里也只是对着四面墙唱歌,少了唱live那种可以和听众很靠近的感觉,反而多了一份压迫感。现场演唱也必须懂得带动气氛,能把气氛炒热和让观众enjoy,对我而言是种挑战。当然,studio recording也有其难度,录音的过程中要懂得培养情绪。虽然两者差异甚大,但都很有挑战性。


Live Singing

R:还是感觉吧!就是面对即兴的事物要很机警,唱live很常遇到特发状况。这时就是由唱歌、表演的人来lead着整个舞台,而不是被舞台或音乐限制住你的演唱。身为演唱歌手的,应该懂得怎么去协调和控制每个乐手的配合度。那么再来呢,就是歌词要背得滚瓜烂熟,以免自己出状况。另外,我通常都会事前做好沟通,了解整个function或event的rundown。一直以来,在未成为唱片歌手之前,我都会坚持换掉每首歌的编曲,就现场演奏时不要和original的一样。我认为啊,观众会来听live就是想听一些特别的东西,和一般在专辑里所听到的会有所不同的。我要的是那种“诶!现场的感觉原来是很不同的!”的那种感觉,如果差异不大,他们倒不如留在家里听原版的好了不是吗?可以让听众一直有惊喜,那么你的演出就很成功了。

Reno真的很会唱哦!!听听她唱现场的功力吧!





歌手的麦克风

市面上的麦克风牌子很多,可是你有是否知道不是每一种牌子货类型的麦克风都适合你的?

R:麦克风收音的清晰度是很讲究的。所以制作人就有让我是几种不同的麦克风,看看哪种适合我较低沉和磁性的声音。有时一个很昂贵的麦克风未必适合你,最主要的还是传达出来的声音,是你最好的。清晰度这种东西,我们自己是无法听出来的,所以要多接受听众的意见。

现在知道为什么每个知名的歌手,都有一个上百万的麦克风了吧?!





采访后记

自然,是笔者想用来形容Reno的,她注重的是感觉和自在,很难的有歌手在录制专辑时还可以那么的不受拘束。她的唱腔也是本地少数的低沉和磁性,但却很有爆发力(十年的唱歌经验不是白拿的,呵呵!)。很敬佩《One chance》的整个制作团队,勇敢地完成了本地少数的爵士风格专辑,为这个流行的圈子带来了新气象。给认真和有诚意的作品one chance,好好的听听Reno的《One Chance》!


April 30, 2009

大马华人艺人公会--王炳智

艺人公会成立于1998年,由当年长辈音乐人所创办的。艺人公会的成立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让演艺圈和音乐圈子的艺人有一个沟通的平台,希望大家藉着参与公会的交流活动,可以更了解自己的权益,以免艺人的权益被剥削。比方说,签合约的时候,在不知情或不了解的情况下,就会忽略了一些重要的前议。

P: 王炳智老师
S:Shaynon



王炳智老师---大马华人艺人公会秘书长



P:演艺和音乐圈少不了发生一些权益上的问题,那么艺人公会最主要的不单只是保护他们的权益,更希望当问题发生时,可以结合更大的声音去解决问题。

当年,艺人公会刚成立的时候,反应相当热烈,高达400-500人加入这个大家庭。不过,仍有一些人误以为公会的成立是在搞“小圈子”。

P: 其实当年的人对于公会的成立动机还不解,尤其是娱乐公司的商人。他们深怕公会的会员(艺人、音乐人)知道更多的商业规则与条例后,会造成对他们不利的后果。其实不然,我们是真的想帮助这个圈子的所有人,包括这些音乐商人,甚至非常欢迎他们的加入。公会会尽其所能去帮助所有会员,完全没有个人利益。

一般上,音乐人除了可以通过创作的作品赚取收入以外,或者艺人通过买卖唱片获得酬劳外,原来他们还能透过别的管道获得酬劳。话虽如此,这似乎太商业化,不过,这都是他们该得到或争取的权益。其实这圈子的音乐人们都只有不固定收入,这也是为什么乐坛渐有退化的现象。

P:基本上,受保护者被分成两个层次,那就是对台前表演、演绎的艺人的保护,以及对幕后工作者(词曲创作者、制作人、出版商)法律上的保护。举例说,当一个作品卖出后,创作人和歌手除了可获取版权酬劳外(依据专辑售卖数量计算,视乎合约上所定下的对分比例),也可以向取用作品者索取版权费。比如说,某艺人演绎了别人的作品,那么与该作品有直接关系的人是可以获得该有的酬劳。马来西亚有3家集体管理中心(表演者、幕后创作和出版)代为收钱,再转交给会员们。不过,公会不会代艺人处理经纪权益问题,像是演唱会酬劳的洽谈,艺人自己必须自行解决

S:关于表演权益,我们该怎么获知作品被公开演绎?一般上,应该不会有人主动报上自己曾动用别人的作品吧?

P:在有演出的场合,主办单位必须向集体管理中心申请准证,并告知演出的内容,提供歌手演绎的歌曲名单。那么,公会会公平把所得到的钱分给原创和原唱者。中心的要求当然是该单位把详尽的资料呈上,不过这标准往往没有被遵守。


艺人公会最近与Plapanda Entertainment 联办了《反吸烟全国录音室歌手选拔赛》。这场由Serene詹雪琳为宣传大使的赛事得到了热烈的回响。

S:艺人公会为什么会联办这场赛事?

P:艺人公会的会员都是在比较早期加入,一般上对新一代年轻的艺人并不熟悉。另一方面,新一代的艺人也对公会的成立宗旨不了解。近年来,公会有一直在想办法筹办一些活动,让两代的会员能有更多交流,更希望有更多的心血加入。由于都不认识新一代的音乐人及艺人,所以一直都没有机会做出配合。那么最近认识了独立创作歌手Serene詹雪琳(《反吸烟》主要筹办人),对于她与她的团队这班年轻人,他们对这个圈子都有强烈的理想与热诚,我们都觉得相当不错。我们也曾提议,如果该团队要办什么活动,我们艺人公会也会全力支持与配合。恰巧近来卫生部也积极推广反吸烟的健康概念和意识,本身也有参与国家公会的会议,所以也有管道可以帮助活动的进行,这也促成了联办《反吸烟》这场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艺人公会希望借此活动让更多年轻人认识该公会,并能了解其成立的真正意义,继而加入这个大家庭。

P:艺人公会需要注入一些心血,以让公会的形象更为鲜明,别让人误以为这是一个“老人公会”。艺人公会除了探讨权益的问题,更重要的还是向政府提出艺人面对的问题,并争取受保护的权益。

话说回头,倘若不是当年的长辈们为这个圈子争取到法律上的保护,那么今天就不会有所谓的权益条例。

除了联办《反吸烟》,艺人公会历年来都有定期举办《华裔杯》的歌唱比赛,让喜欢音乐的人参与。除此之外,艺人公会也有开办讲座会,传达音乐圈与版权及法律事项的讯息。艺人公会也正筹划国际性的活动,那就是整个亚洲的华人艺人公会的合体组织。未来将会出现一个艺人联盟会,更全面的保护亚洲艺人。此外,艺人联盟会也会履行社会责任,藉由艺人的力量帮助一些受难者,就像早前四川大地震的慈善活动。





后记
这次换了写稿的方式,减少的一问一答的字句,希望大家感觉到这篇访问的“严肃”(公会的形象应该很庄重才是)。艺人公会的努力其实从未停下来,今天大家所享有的方便,都是他们努力的成果。如果笔者是艺人,笔者也会加入这个大家庭。笔者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问题出现,试问问自己,如果前辈们都退下来了,还有谁为这个圈子效劳?问题的存在只会让原本已“不景气”的乐坛更走下坡。


音乐演绎者权益(马来西亚)有限公司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ctors